首 页 新闻资讯 政策法规 科技推广 安全监理 教育培训 农机维修 农机服务 农机机构  
 
  您的位置>>首页>>综合信息>>综合要闻
请选择字号【 】 
 
国家棉花科技创新基地建成
2005-8-16


  经过多年的建设,我国初步形成了以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为基础、以国家棉花改良中心为核心的国家棉花科技创新基地。该基地的建成,使我国具备了世界一流的棉花科学研究的核心设施,为我国在这一领域的重大研究项目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条件和技术支撑,并成为国内同类研究单位共享的技术平台。
  
据了解,国家科技创新基地是在科技部和农业部的支持下,于1998年立项批准在河南安阳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开始建设的,先后总投资1.25亿元,新建建筑面积约23000平方米,新购仪器设备262台套,其中10万元以上大型仪器33台套,并新建一批田间工程设施。一期工程于2002年6月完成,二期建设于2005年完成并投入使用。基地根据我国棉花生产的需要,重点发展棉花转基因技术、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航天育种技术等,为国内农业高等院校、农业科研机构、棉花生产单位等提供专业服务,同时,开展棉花科技人才培养,面向全国开放实验室、试验辅助设施和南繁基地,并组织国际合作。国家棉花科技创新基地既是棉花品种和材料的创新技术基地,又是种子质量监督检测的技术基地,同时也是转基因棉花环境安全评价的检测与监测基地,对保证我国棉花产业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如以基地“棉花转基因技术平台”为纽带,采取双赢互利的发展模式,通过合同关系,与我国从事基础研究的8家上游基因构建单位开展全面合作,并将所获得转基因棉花种质新材料快速发放给我国从事应用研究的10余家棉花育种单位,以培育适宜不同棉区种植的国产转基因棉花新品种。从而实现了全国一盘棋、一体化的运作效果,在我国棉花界形成了“松散式的”、上中下游优势互补、强强联合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合作团队,一方面避免了低效率的简单重复,同时也加快了国产转基因棉花新品种的培育进程和产业化力度,全面提高了我国棉花综合开发的创新能力和棉花产业的国际竞争力。1998年以来,国产转基因抗虫棉已累计推广应用7000多万亩,平均每亩可增收节支约155元,共创造社会经济效益108亿元左右。目前,国产转基因棉花彻底打破了美国转基因抗虫棉的垄断地位。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出处:程天赐/中国农业信息网 阅读次数 [12598]

上一篇  下一篇   
栏目最新内容 | NEW
 云端“慧”耕穗满仓 
 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和农田工程监督保护中心成立 
 农业农村部召开常务会议 研究高质量开展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工作 
 农业农村部党组召开会议强调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 扎实做好“十五五”农业农村规划编制、“三秋”农业生产等工作 
 全国秋粮收获近四成 各地抢收抢烘确保颗粒归仓 
 中央财政农业生产防灾救灾资金4.84亿元下达 
 全国秋粮收获过四成
 韩俊在河南调研时强调 全力抓好秋收秋种服务保障 提升农业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藏粮于技”关乎农业发展方式变革
栏目热门信息 | HOT
松原市启动“数字农业”项目  [49320]
吉林省农机推广工作会议在长春召开 [43664]
吉林省召开玉米、大豆机械化收获研讨会 [43546]
吉林省举办玉米收获机械田间生产考核及检测培训班 [43502]
省农委纪检专员到我站检查督导先进性教育活动 [43376]
吉林省农委副主任陈巳深入联系点参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42122]
吉林在发展县域经济中应选择食品工业   [41891]
吉林省农委举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专题报告会 [41642]
吉林省农委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动员阶段总结暨转段动员会召开 [41565]
抽样调查显示:九成乡镇农技人员转向农资经营创收 [41107]
     

抚松农业机械化信息网